回望庐山烟雨时
印象中,庐山是一座文山。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曾到此游历,对庐山迷人的风景赞不绝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苏轼的《题西林壁》等古诗,都已成为庐山经典而不朽的旅游名片。对于熟读这些诗篇而又从未亲身去体验过的人来说,庐山仿佛海市蜃楼般,虚幻而美丽,令人向往不已。今年暑假,因了多年宿愿,更为兑现一句诺言,我带上女儿上了一趟庐山。
从安庆出发,不过三小时车程,下午三点多钟我们就到了九江。其时正是烈日当空,酷热难耐。禁不住街头出租车司机的劝说,我们花了百元大钞,雇上一辆车,从北山直杀牯岭。
几分钟的光景,车子便进山了。山路的一边是丛林覆盖的峭壁,一边是深不可测的山谷。路上来来往往的车很多,大家都小心翼翼的。车窗外,远处的群峰若隐若现。而路旁的草木林间不时有一簇簇山花掠过眼帘,一些不知名的鸟类和蝉鸣声更是不绝于耳,好不热闹。
山路越来越险,车在山上蜿蜒穿行了近一个小时后,司机说,庐山到了。
走在牯岭镇的街头,这里已没有一丝夏日的暑热。阵阵清凉的山风扑面而来,让人舒坦不已。朋友决定让我们先住下来,明天去游几个知名景点。
庐山上几乎没有蚊虫,宾馆里也无须安空调。夜间醒来,却感觉丝丝凉意。打开窗,原来窗外已是烟雨蒙蒙。大片大片的烟雾随风飘进屋里,轻薄如翼,又迷幻似梦,刚看得真真切切,却忽的又不见了。
第二天早上,朋友开车来接我们时,外面依稀还下着毛毛细雨。整个庐山,都被锁在重重浓雾之中。
路上的风景似乎有点虚幻。近旁的亭榭,若隐若现于烟雨之中,仿佛天上的宫殿。传说中美丽的如琴湖也静静地隐藏在雾霭中,白茫茫一片,如银河般缥缈,虽在身边,却又如此遥不可及。
看到我有点失望,朋友打趣说,庐山的魅力就在于不识其真面目,雾中游山,别有风味啊。有道理!我说,于是我们在白居易的花径弃车步行,一行几人雄赳赳气昂昂地奔向仙人洞。
仙人洞是生在绝壁上的一个天然洞,传说这里是吕洞宾修仙的地方。洞外对面的一块巨石上,豁然挺立一棵古老苍劲的松树。站在石壁下,我突然想起毛主席的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多么豪迈多么从容!可如今,苍松犹健,山洞依然,而伟人已逝,想来不禁令人无限感伤!
山中能见度越来越低。眼前水气一波波涌来,似雨似雾,却又非雨非雾。水珠打在身上,使人顿生寒意。接下来的几个景点,譬如含鄱口,植物园,三宝树等等,因为寒冷,又看不远,一行人只好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在一个叫着大天池的地方,我们逗留了一会儿。说是大天池,不过是个小鱼池罢了。一些被人放生的锦鲤,在池中尽情地嬉戏,好不快活。池底散满了硬币,猜得出,每一枚硬币里都藏着一个美好的心愿。说来也怪,大天池其实不过是一滩死水,却十分清澈。或许,只有灵性的庐山,才会拥有如此清澈的眸子吧?!
临近中午,雾气仍不见消散。走在林间小路上,仿佛踏在云里,置身于仙境。忽然,听得脚下流水潺潺,宛如天赖。朋友说,前面是黄龙潭,在潭中洗手,可带来好运。其实黄龙潭并不大,却吸引了不少人慕名而来。泉水清冽,果然有很多人在潭中洗手,也有人提着鞋子,站在水中放肆地笑,早顾不得溅到身上的水花了。潭边有一瀑布,水势不大,虽没有一泻千里的架势,但因为朋友说不去三叠泉,看不见李白笔下的瀑布了,女儿站在潭边,久久不愿离去。
次日早上,天开始放晴了,近水碧波,远峰含翠。下山的路上,我蓦然看见山道旁有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唐寅的诗句:“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看来山烟山雨是庐山的一大特色。是啊,还是朋友说得对,庐山的真正魅力就在于难识其真面目!这次虽然来去匆匆,但在烟雨之中游庐山,也是不可多得的机会啊!
庐山烟雨,轻薄如翼,如幻似梦,令人向往。 在新浪博客中看见过这篇文字,颇受好评.楼主请在留言内告知是否原创,若是,加精华.感谢您对原创的支持. 顺着楼主的文章一路欣赏,沿途的风光犹如在眼前......
问好,好久不见的大刀朋友! 低调,,学习去~~
回 2楼(素心草堂) 的帖子
感谢关注鄙博,盼多指教! 不识大刀真面目,只闻大名此坛中。Re:回 2楼(素心草堂) 的帖子
引用第5楼大刀一横于2008-11-22 09:05发表的 回 2楼(素心草堂) 的帖子 :感谢关注鄙博,盼多指教!
呵呵,欢迎多来新作. 好一个“大刀一横”,原以为你是武将呢!不想你更是文人,美妙的文笔,良好的情操,真的让我:佩服!佩服!! 引用第6楼踏雪寻梅于2008-11-22 09:23发表的:
不识大刀真面目,只闻大名此坛中。 庐山烟雨,轻薄如翼 从北山直杀牯岭。
牯岭?应该就是牯牛岭吧! 喜欢看大刀一横的文章. 我仿佛在朦胧的烟雨中,也游览了一次庐山,感受了牯牛岭的神奇呢! 我仿佛在朦胧的烟雨中,也游览了一次庐山,感受了牯牛岭的神奇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