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拉灯 发表于 2013-4-11 18:53:40

旗山路 锦绣华庭 好不好?

请教大神们分析一下,手续正规不?价格3600-4100?等等

鬼拉灯 发表于 2013-4-12 12:09:55

鬼拉灯 发表于 2013-4-12 12:10:46

希望对各位有帮助,很详细

鬼拉灯 发表于 2013-4-12 16:47:29

鬼拉灯 发表于 2013-4-12 16:48:11

兔子月薪5千,打算用20万建一个窝。@捧腹网   狼不允许,说私自建就是违章建筑,只允许向王八买。  王八是搞房地产的,先用20万贿赂狼取得开发权,再用50万元向狼买这块地,投资10万元把兔子窝盖好,向兔子要价200万元。  兔子拿不出这么多钱于是向狐狸借200万元,连本带利300万,20年还清,  兔子全家二十年给狐狸打工。  狼、狐狸、王八都挣了钱,只有兔子亏,连孩子也不敢生了。  兔子越来越少,狼觉得这样下去大家没肉吃,于是调控。  狼显得非常重视兔窝价格太贵的问题,研究 部署了遏制兔窝价格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最后认定兔窝价格卖得太高的原因是因为有的兔子买了兔窝后自己不住而进行倒卖所致。  于是狼规定:兔子买了兔窝5年内卖了的,要向狼交纳营业税。  结果兔窝价格没降下来,狼却发了大财。  狼又对狐狸说:只借钱给首先交了更多钱的兔子,并提高高利贷的利息,多买兔子窝的不借,全交现钱。  这样狐狸在兔子的购窝过程中也发了财。  王八借着兔窝价格上涨的行情,以更高的价格向狼买地,并转嫁到兔窝价格上,再加价后卖给兔子。  看到狼辛苦地为自己操劳,兔子很感谢狼,但还是发现兔窝价格越来越贵。  狼说:这事挺复杂,还真不太好办,不过兔子们放心,我们将继续调控,可以向已经有兔窝的兔子征收兔窝税┉ 

鬼拉灯 发表于 2013-4-12 16:50:58

这两天有没有那们大哥大嫂去转楼盘?现在什么价

水灵川 发表于 2013-4-12 17:08:59

乖乖,你是买房还是投资

鬼拉灯 发表于 2013-4-12 17:14:16

今年房价不会跌,要买早出手.
背后真相:之一,便是新城镇化首要解决钱的问题。十八大之后,城镇化又成为广受关注的重点议题。因在十八大报告中已将城镇化列为未来20年中国“新四化”(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将城镇化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务之一。同时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但众所周知,城镇化意味着巨大的基础设施投入,这不仅需要土地,更需要钱。这也是多年来各地方政府的城市发展模式。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力度越大,其基础设施和配套的要求就越高。城镇化首要解决的问题是钱从哪里来?而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其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就是通过卖地来圈钱。但土地是有限的,那就只有提高地价。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缺钱”是永恒的问题。
   究其背后真相之二,便是在抓紧时间尽可能的多出让土地,已获得丰厚的利润。君不见,北京在近3小时内拍出13宗地块,出让金总额超过107亿元(有过半土地溢价率近50%上限),北京前两个月土地出让金累计收入476亿元,占比达到去年总收入的73%;君不见,上海仅一周内就成交了7宗地块,总金额高达61.77亿元(多宗地块溢价率超过30%);君不见,有些地方政府任其土地溢价率破百而不止。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306个城市土地交易7929宗,土地出让金达5939亿元(同比上涨84%)。其中一线城市一季度交易地块240宗,土地出让金高达912亿元(同比上涨281.7%),土地交易金额创2011年四季度以来的新高。另外,今年头俩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2.57万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占6670亿元(同比增长22.8%),增速比2012年全年提高6.6个百分点。可见房地产业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影响重大。

   究其背后真相之三,便是高房价的收益。目前,包括土地出让金和相关税费的土地收入,已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经济来源。而有的县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到了其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其地方财政已沦为事实上的“土地财政”。在我国18个税种中,涉及房地产业的有10个。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税收收入为2万亿元,2012年为10.06万亿元,十年增长了400%,来自房地产业的税收收入增速,远远超过税收总收入增速,房地产业已经成为税收增长的“支柱行业”之一。而在2009年全国工商联曾有调查称“在房企开发费用中,有一半是流向政府”(其中上海64.5%,北京48.28%,广州46.94%)。并提及有近4%的“不可预见费”,而这“不可预见费”便是为政府的“灰色支出”。而日前,全国工商联又有统计认为在房价中有61%是被政府拿走了(2012年房地产业销售6.4 万亿元中,政府获得3.95万亿元)。由此可见,高房价让政府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究其背后真相之四,便是“诸侯经济”格局难破。对于政府官员来说,政绩就是其“护官符”。在地方官员心中政绩是硬道理,有了政绩就有底气,就有官帽。也正是“想升官就要有政绩”的观念催生了“诸侯经济”。在“诸侯经济”格局下,大搞地方割据,各自为政,一味追求自身局部利益,而忽视国家全局利益和社会整体效益。

   究其背后真相之五,便是目前地方政府面临巨额债务的偿还压力。有数据显示,2010年为14.8万亿元,2011年为13.2万亿元,2012年为15.3万亿元,预计2013年为16.3万亿元。但野村证券估计,目前我国地方债务或已经超过了24.9万亿元,约有53%的地方债务将于2013年底前到期。如此巨额地方债,任期有限的地方官员又当如何还。但以GDP决定政绩的考核机制,却又不得不使其考虑此问题。如果今年楼市走势持续低迷的话,其是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地方版细则之所以出现难产更难言,就是一个“利”字在作祟。在其利诱下,地方版出台房价控制目标,几乎是清一色的“房价增幅低于可支配收入增幅”(其中还有将房价目标限定在“主城区”内的)。由此,或可理解为2013年的房价是一片“涨势”无疑。也是在其利诱下,有些地方官员居然向中央叫板,对于公众关注的20%个税、二套房首付、贷款利率均等内容均未提及。诚然,有些城市目前正在考虑将二套房首付比例提至七成。但此正与十八大提出的“鼓励改善型需求”相悖。而对于一些限购扩围升级的地方,或在其心里很清楚“即便是再限,也难抑房价上涨”

鬼拉灯 发表于 2013-4-12 17:48:15

阳光姐姐好! ,新人,平头老百姓想买个房,我把找到的资料跟大家分享一下。

鬼拉灯 发表于 2013-4-12 18:07:37

众阳一品,小高层,问了,3980,银塘星城,花苑,金顶明都,山水城,山水兰庭,等等全去实地看了,现在就看中,锦绣华庭三楼的杀完价要48W,一百20多平。请高手指点

鬼拉灯 发表于 2013-4-12 18:14:59

感觉枞阳现在新小区都挺好的,各有各的特点,现在的物价,政策,市场行情,就这个样,天然气还要涨呢,北京房展,开发房捂盘不卖了,老百姓要买房,指望谁都指不上,靠的是自已的双手

鬼拉灯 发表于 2013-4-12 19:43:51

自已做的简陋,给第一次买房的朋友参考,

阳光房屋中介. 发表于 2013-4-13 08:05:56

回 鬼拉灯 的帖子

鬼拉灯:自已做的简陋,给第一次买房的朋友参考, (2013-04-12 19:43) images/back.gif

    你好,买房是大事,到处走一走比一比,小区的绿化、环境、物业还有配套的设施等等都尽在眼底,你心里就有底了。不一定要跟风走,根据你自己的喜好,买自己适合的,才是你最理想的。
祝你如意!

鬼拉灯 发表于 2013-4-13 10:45:31

鬼拉灯 发表于 2013-4-13 10:49:21

原标题 [刘锋:中国人的房子焦虑症]
  •一个国家为了追求GDP,制定诱导性政策,大把地印发货币刺激楼市。作为现实的人,渺小的芸芸众生,怎能对抗这种大势所趋?跟着大势买房,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他们大都是大势的牺牲品,都被大势所玩弄。

  •如果农民工一辈子在城市打工,又没有自己的房子,他们是不是就永远处于低处,或是一无是处了呢?再想想那每年6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吧?他们又有几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实力买一套住房呢?那到处生根发芽的“蚁族”不就是这些毕业生的现实写照吗?很多年轻人欲哭无泪,因为他们实在已经被残酷的现实压弯了脊梁。

  •有位朋友每年都在著书立说,广发社会评论,深受读者好评,就这样一个辛勤劳作的学者,都年近40岁了,还没有自己的住房。他说,除非房产业崩盘,否则自己永远都不能在北京买得起房子。他的知识改变不了他没有住房的命运

  前段时间,调控楼市的“国五条”一出,很多人排队离婚,为的是把现有的房子过户后,好再买房子,而且可以避税。这是看得到的现象,看不到的仍有很多。比如,从某房产中介口中得知,北京某地的一个级别不高的官员也急红了眼睛,想把自己手中的20多套房赶紧出手,中介算了一下这些房子的市面价格,有上亿元之多。

  再往前说,“房叔”、“房婶”、“房姐”的曝光率很高,网传他们都有20多套房,惹得广大网友群情激愤,逼得纪检、监察、检察部门快拳出手,与之划清界线,以求大快人心。

  近日,新任总理的同学、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孟晓苏也在媒体上放出话来说,“现在房地产业拉动相关产业占了国民经济总量的13%点几,间接拉动占了37%点几,合起来占了50%还要多”,显而易见,他支持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论断。

  另据媒体披露,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在《城镇化中的粮、地、人》一文中说,外出务工的1.6亿农民工中,仅有0.7%的农民工在城镇拥有自有住房。仅这一项数据就说明,未来中国的城镇化必然和盖房子结伴而行。

  不可否认,房子已经成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焦点话题。这是因为,年轻人结婚,想有一套房子作为新房,自然,买房子成了最贵的花销。有房子,你是富人,没有房子,你是穷人,房子成为区分阶层的象征。有房子,有安全感,没有房子,没有安全感,房子和人的心理感受直接勾连。有钱了,想投资,多点财产性收入,第一选择就是投资房地产,而且这么多年以来,很多人也确实赚了大钱了。以前是郊区人想成为城里人,现在有些人想尽办法成为郊区人,因为郊区要搬迁,可以给一笔大的补偿费,或者给好几套房子。

  为了房子,尽管有风险,还是有很多人选择假离婚,因为房子带来的利益太大了。为了房子,很多官员铤而走险,利用手中的权力非法地囤积了不少房子。为了房子,很多人把亲朋好友的钱都借得精光,以至于有些人之间还成了仇人关系。为了房子,很多有钱人已经把房子买到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一句话,为了房子,中国人真是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完全用行动拜倒在房子的脚下。

  如果你有闲钱,没地方投资,是可以买房,但你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投资房产赚了大钱了,是否就因此增加了你的幸福指数了呢?如果你没有闲钱,又把七大姑八大姨的钱都给借遍了,买了一套房子,你住着这样的房子,心里是否真的有安全感了呢?如果你还起了邪念,以违法的手段,或是违背家庭伦理的手段,囤积了很多房子,你的法律底线、道德底线是否就没有了呢?如果你实在没钱,也借不到钱,又急切地想买房,你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呢?

  面对这样的疑问,你可能有你自己的解释、理由、选择,你也可能不把这些疑问放在心上,因为你就是要把房子攥到自己的手心里。这种强烈的占有欲充满了你的身心,使你忘记了人生还有更美好的东西等着你去追求。

  一个国家为了发展经济,追求GDP,增加就业岗位,制定诱导性的政策,大把地印发货币刺激楼市,地方政府趁机敛财,以使房地产成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确实有它的现实考虑。作为现实的人,渺小的芸芸众生,又怎能对抗这种大势所趋?跟着走,跟着大势买房,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只要跟着买房,就成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就和众人一样了,也获得了群体的认同感,也就没有了孤独和寂寥。可是,自古以来,跟着大势走的人,大多数都没有在自我人格的土壤上长出奇花异草。由此可以说,他们大都是大势的牺牲品,都被大势所玩弄。他们可能拒绝接受这一点,但这却是残酷的现实,只是它被群体的认同给穿上了一身美丽的外衣,让他们难以分辨真假。

  人往高处走,是价值取向。但这个高处是不是就得有房子,是不是就得房子多?没有房子,是不是就代表了低处,甚至一无是处呢?想想那1.6亿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吧?他们即使一生辛勤、流血、流汗、流泪,可能都换不到一所城市里的商品房,甚至有时连住个廉租房的机会都没有。如果农民工一辈子在城市打工,又没有自己的房子,他们是不是就没有了生存的价值呢?他们是不是就永远处于低处,或是一无是处了呢?再想想那每年6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吧?他们又有几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实力买一套住房呢?那到处生根发芽的“蚁族”不就是这些毕业生的现实写照吗?很多年轻人欲哭无泪,因为他们实在已经被残酷的现实压弯了脊梁。在这样的情况下,人 民 日 报却向年轻人喊话说,“别让房子压弯脊梁”,“风物长宜放眼量”,并告诫年轻人,机会有的是,别着急,别抱怨,别太悲伤。

  怎能不悲伤?怎能不抱怨?怎能不着急?住房的机会在哪里?2013年国务院政 府工作报告说,过去五年,中国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800多万套,棚户区改造住房1200多万套,这3000万套房子中又有几套能分给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和新毕业的年轻人呢?有位朋友每年都在著书立说,广发社会评论,深受读者好评,就这样一个辛勤劳作的学者,都年近40岁了,还没有自己的住房。他说,除非房产业崩盘,否则自己永远都不能在北京买得起房子。他的知识改变不了他没有住房的命运。

  一方面,房地产业成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刺激了中国人的买房热情,使许许多多的人向楼市里疯狂押注。另一方面,房地产业又打击了很多农民工、年轻人的信心,而且还把很多企业引向了这个发财的领域,无心去搞科技创新和结构转型,更过分的是,它还使突破法律底线、伦理底线的做法成为社会常态。

  水火两重天,有房子的人更多地看到房子的好处,没有房子的人更多地看到房子的坏处。但是,这个社会的方向终究是掌握在有房子的人的手中的,而那些没有房子的人,则只能悲哀地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

  今天,中国楼市的虚妄之火疯狂,影响了许许多多中国人的人生结局。那芸芸众生只要跟着走,就可以比较平静地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那投机钻营买房的人则要在发财的欲望中消耗自己的生命;那突破法律、道德底线的人则要在自己的房子中坐牢一生;那许多农民工、年轻人则要在复杂的焦虑中度过自己坎坷的一生;而那充满了革新意识的创业家们,则要在楼市虚高的利润诱惑下,小心翼翼地寻找自己的生存、发展之路。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旗山路 锦绣华庭 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