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
社日
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代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唐代诗人王驾(一作张演)有《社日》:
鹅湖山下稻粱肥,
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归。
此是描写社日人们都去参加了,家中门半开,聚会过后,许多人高兴得喝醉了。
按照祭祀习俗,家中若有人在头年逝去,拜新山、上新坟,是必须在【春社】之前的,这叫做【新山不过社】。原因有,一是避免与祭祀土神、会宾客这样的大日子相冲突,二是阎罗王体察新鬼思念亲人,特许他们的灵魂提早在鬼门关 打开之前上阳间享爱亲人的祭祀。
春社,一般在清明节前的十几天。具体日期翻看每年的历书,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今年是三月二十三日,2011年是三月二十四日。
我地的风俗是:逝者的女儿在社日前上坟地挂一圆形像花篮之物件,曰钱桶。据传是逝者在阴间若无钱花了,轻摇此物件,铜钱便哗哗掉出。
是真是假,无人可知。做女儿的都这么做,以免遭人唾骂,落个不孝之名。
“新坟不过社”。 逝者的女儿在社日前上坟地挂一圆形像花篮之物件,曰钱桶
回 言语者 的帖子
言语者:“新坟不过社”。 (2013-02-27 08:17) images/back.gif我们这里是这么讲的。
一般都葬在祖坟山上的,所以叫新山不过社吧。 现在的年青人很少知道了 学习新知识 年轻人晓得的不多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