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之树
寻常之树楮树家乡方言叫它“籽树”。学名构树,这是在网络上搜索到的。我觉得这名字叫起来生硬、呆板,有不亲热、不融洽之隔膜,也未抓住此树的典型特征和属性。真的疑惑重重:网络搜集的有误?要不就是植物学家给这树命名的不慎重了。有的地方叫它“皮树”,既不雅又有“痞子”之嫌疑,似乎是败坏它低调内敛、甘于奉献之品性。我怎觉得我们老家人叫唤“籽树”又有“子树”之意蕴,既亲近热贴又温润柔和,好像是在轻轻呼唤儿女的小名,疼爱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籽树遍身是宝,房前屋后都栽上几棵。在物质匮乏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门前的籽树犹如“惯宝宝”小心呵护,分外珍惜。但它从不恃才傲物,一副贫民本色,憨态可掬模样,随心随性生长。
你看,一株有五、六年树龄的籽树,它的树干有小水桶般结实粗壮,在丈把高的主茎上分叉,长三、五根甚至更多的枝枝桠桠,枝上长桠,桠上分枝,枝桠生叶,叶柄处挂果。整个树冠枝桠交错、浓绿厚实,层层叠叠,叠叠层层向四周拓展,如伞状撑开,似一大块蘑菇云在村庄里移动。七、八月球状形浓绿的果实渐变橙红或鲜红,青枝串联、黛叶衬托,果红似火、叶绿似玉,把村庄渲染得喜气洋洋、温暖如春。若树龄有近十年的老籽树,树干易受蛀虫侵扰,让蛀虫食得空空洞洞,但树皮仍层层泛绿,层层包裹,似乎在努力地抚平蛀虫侵蚀的创伤,让树冠枝繁叶茂。其时的老籽树真的是菩萨心肠,菩提树摸样,张显着慈善仁爱、淡定安详。
籽树生长快,轮伐周期短,只要三、五年时间即可成材。砍伐后将籽树放入池塘里浸泡一个冬夏捞上凉干,此过程俗称“杀水”(有“杀青”之意,这里指水渗入树内又将树汁渗出)。经过“杀水”的籽树木质坚韧、纹理清晰,不易受蛀虫侵袭,更不易腐蚀,是制作门窗、家具的上好材料。籽树因谐音“子树”,有庇护子孙满堂、人丁兴旺之寓意,因此,又是女子嫁妆,儿子结婚装置新房的首选木料。男子结婚的一张床若不是籽树木料做的,其丈母娘是不会允诺婚期的。平民百姓家的一棵寻常树浓缩着浓浓的乡风乡俗,蕴藏着厚厚的期望期盼。
籽树叶,籽树果实是家庭养猪的天然饲料。每年春夏在村庄里捏籽树叶子、拣籽树果实的妇女、孩子把村庄搅动得生机盎然、多姿多彩。
地头、河堤边上的小籽树,当是鸟雀嘴里掉下的一粒籽儿,发芽生根长叶,自顾自的默默成长。它的根又在地下纵横伸展,根梢的末端一旦露出地面,又是一棵嫩绿的小树苗。一丛丛、一簇簇,繁殖之快,蔓延之迅速是任何树种都望尘莫及。这野生的籽树高不过人头,粗不过手指,你用手捏紧枝条下端的对生树叶向枝条末梢一抹,叶柄“咔嚓咔嚓”地脆响离枝,十几柄树叶就入竹篮了。再过十天半月它又长出新鲜的嫩绿的幼叶来。鲜嫩的籽树叶内涌动着乳汁是猪的美味佳肴。
树叶采摘多了,猪一天吃不完,可晒干贮存。入冬时节,树叶枯黄脱落,拾起收集晒干,与春夏时日晒干的籽树叶放在“地臼”里碾碎,与米糠相拌作饲料。每一片树叶犹如一粒白白净净的饭粒是不会随意糟蹋的。
记得有一次,母亲让我爬树,在自家种植的大籽树上摘树叶。我正摘得兴起时,惹动了藏在枝丫后的小胡蜂窝,几只胡蜂倾巢出动,向我袭来。我一溜烟似的滑下树来,还是让紧追不舍的胡蜂在耳跟蜇了几口,痛得人哇哇直叫。母亲见状,迅速折回屋内拿来菜刀,在籽树的树干上连砍两刀,只见刀口处的树皮里流出母乳般的汁液来。母亲用手指蘸上汁液,在蜂蜇血眼处轻轻揉捏,挤出毒汁,又用手指蘸上树的汁液,轻轻涂抹。我哭丧着脸对母亲说:“肿起来可难看啊,我的同学也让胡蜂蜇了耳后,肿得像个小馒头。”母亲说:“不会的,再涂两次籽树汁,就好了。”嗨!还真灵验呢!后来一点也不痛,一点也没红肿。
对籽树的厌恶与憎恨、喜爱与敬重便油然而生。枝桠处隐蔽着如此的惊险与恶毒;树皮内又蕴藏着如此的妙药与灵性。后来的每一次讨猪菜,若遇籽树丛生的树窠都畏怯三分,后退一步。再扔几颗土块探探虚实方敢走近。
前不久回老家,看见老屋围墙上长出一棵小籽树,让人震颤更让人敬畏。在围墙两尺高的狭窄的砖缝里长出一棵树干有手颈粗的籽树,它的主干有一米长,斜斜地、紧紧地靠在墙面上,树根大概是从空心墙内隙缝里伸入土层,吸收营养成分,才有如此的活力生机,茁壮顽强。在砖缝外边一截树干如“馒头”状扁平、磁铁一般紧紧地吸在砖面上,逐渐往上变得浑圆。紧贴墙面的、一米长的树干上有三四处生出根须,根须如网状撒开,在砖缝处又有支根嵌入砖缝里。真像徒手攀岩的勇士,手脚并用紧扣岩缝,似乎稍一松动,就有跌入深涧的危险。树干高出围墙方才分桠,长出三五个支桠,枝繁叶茂,青翠欲滴,微风轻拂,枝摇叶晃,如完成一篇作文写作的小学生那么轻松自如、悠娴自在,又透露出一丝自惭形秽的哀伤。
籽树,寻常之树,谁还来把你栽植培养?你,卑微中透视倔强、落寞中彰显高昂。挣一抔泥土、揽一缕阳光呈现生命的刚强!
哦!在庭院、在屋后是香樟、桂花、广玉兰的傲慢身姿、婆娑身影。寻常之树,在平民园落真的渐趋落寞消沉么?
我心隐隐作痛。 第一次认识哪树,只缘于同事摘了几片树叶洗被茶叶染色的茶杯。轻轻一擦,洁亮如初。 优秀原创!
貌不惊人的“子树”,带我们重温了曾经的一段值得经久怀念的岁月时光!
我已按照先生博客中的图片,重新 编辑这张“子树图”。 赞一个。。。。。。 我们这边叫皮树 顽强的生命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