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
麻雀早晨和傍晚,常听见麻雀在房前屋后吱吱喳喳,初听厌烦,再听悦耳,仔细聆听 ,可能它们在诉说着什么。只可惜我不是龚冶长,不通鸟语。
对于麻雀,千百年来评价不一。
麻雀虽小五脏全,
一生最爱檐下眠。
益害千年说不尽,
与民为友乐沧田。
这是对麻雀的真实写照。
18世纪40年代,普鲁士执政者因厌恶麻雀吵闹,下令捕杀麻雀,麻雀是捕杀完了,但果木遭受虫灾,人们没有水果吃了。结果又从他国引进麻雀。19世纪60年代,法国也重蹈覆辙。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不久(1958年2月1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提出在10年或更短时间内,完成消灭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的任务。全国几乎所有的地方都采取了全民动员,大兵团作战围歼麻雀的办法。听父亲讲,他是教师,也分配了消灭麻雀的指标。他白天教学生,夜晚带上自制的捕捉工具,到乡下屋檐下逮麻雀(当时全部是草房)。工具是:竹竿顶端连一布袋,堵住雀窝口,用另一竹竿猛捣鸟窝,让鸟惊慌中钻进布袋,迅速拿下来捉住。父亲讲有一次逮着逮着,不觉天已大亮,离学校已有十几里地,马上赶回去上课。
北京市的指示是,从5月18日起,大战三天,男女老少一齐上阵,连明赶夜,用“轰、打、毒、掏”的综合战术,给麻雀以歼灭性的打击。在此三天内,大街小巷,院内院外,楼顶、墙头、树上, 鞭炮齐鸣,竹竿彩旗舞动,处处吆喝,强迫麻雀飞翔。不给喘息的机会,使之,累死、饿死、毒死、打死。
当时流传的顺口溜是:老鼠奸,麻雀坏,苍蝇蚊子像右派。吸人血,招病害,偷人粮食搞破坏。
渐渐的,"麻雀" 被平反,由"臭虫"替代。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臭虫"又被"蟑螂"取代。
日暮风来更缩头,
凄然对雪诉啾啾。
饕贪客御思无计,
栖尽寒枝兀自愁。
此是一首写麻雀的诗,实则是描写社会底层人物的。
清朝李调元一次去江西主考,公毕,长亭送别中请李咏诗,李让岀题,正好有麻雀在亭檐叫,让其咏。李即作<<咏麻雀>> 一首。
一窝两窝三四窝,
五窝六窝七八窝,
食尽皇王千钟粟,
凤凰何少尔何多?
据传李调元吟出第一句时,那些送行的人想笑不好笑出声,第二句咏出后有人已笑出声来,待三四句吟出后,都面面相视,个个难堪。
世上万物中,糟蹋粮食的又何止麻雀呢! 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老家的门前屋后经常听到麻雀的歌声,我很是喜欢。 还是麻雀火锅好七 黄豆打底
回 曾经是个兵 的帖子
曾经是个兵:还是麻雀火锅好七 黄豆打底 (2012-12-09 18:29) images/back.gif你是美食家。
下次吃麻雀火锅,喊叫一声可兆? 可怜的麻雀 我收藏了此文
回 曾经是个兵 的帖子
曾经是个兵:还是麻雀火锅好七 黄豆打底 (2012-12-09 18:29) images/back.gif因为你这句话,鄙视你4分钟38秒。 我居高楼有数载,时有麻雀窗边来,谁懂小鸟心中事,只因农村不好呆。鸟雀如今也面临农转非的问题了。
回 西湾居士 的帖子
西湾居士:我居高楼有数载,时有麻雀窗边来,谁懂小鸟心中事,只因农村不好呆。鸟雀如今也面临农转非的问题了。 http://www.zy234.com/images/back.gif
居士老有才了
回 快乐小老头 的帖子
快乐小老头:你是美食家。下次吃麻雀火锅,喊叫一声可兆? (2012-12-09 18:33) images/back.gif
照迈,下次去桂林游玩的时候,记得提前通知一声啊,我好安排下 现在的麻雀可不多见啦,是不是都被曾经是个兵吃掉了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