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人忧添 发表于 2008-10-21 18:44:31

枞阳县陈瑶湖镇农村土地流转成功实践

 秋阳下,稻子黄。这几天,枞阳县陈瑶湖镇普济村青年农民周琴正在忙着雇短工、联系收割机,准备到池州市大连圩收割承包的340亩太湖糯。

 他说,今年风调雨顺,目前的粮价走势也较好,赚他个七、八万元问题不大。

  像周琴这样靠土地流转规模种粮赚大钱的事情,在该镇比较普遍。该镇农民参与镇内外土地流转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规模越来越大。据统计,2007年度受让3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户1500户,受让面积37万亩,其中在镇外受让的规模经营户1200多户,受让面积最多的达1400多亩,受让总面积36万亩。该镇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近的涉足毗邻的普济圩农场、本县众多乡镇和宿松、望江、太湖、桐城等县市,稍远的达到巢湖、合肥、芜湖等地市,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则远征江苏、浙江、上海、江西、湖北等省市。

    该镇近年来土地流转大户纯利润每年都有5000多万元。同时,全镇有数千名农民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外出务工经商,平均每人一年可增加收入6000元左右。大规模的土地流转还促进了该镇粮食加工业的蓬勃发展,2007年度全镇大小粮食加工企业52家,年利税1000多万元,企业从业人员1200余人,企业常年工每人年收入10000多元,加工旺季的搬运等季节工两、三个月下来每人收入10000多元。该镇已成为安庆市重要的粮食产业板块基地之一。

    五个必须:转让方的实惠多了

  该镇麒凤村总支书记周正兴家在枫沙圩有近1亩圩田,过去耕种,必须绕道路三、四里地,还要过一条大河,极为不便,成本也大得惊人,一年忙下来,赚个100多元就不错了,因此有时情愿撂荒。近年来好了,村委会将全村在枫沙圩的300亩圩田从农户手里集中起来,再公开发包给2个大户,周正兴和其他提供流转耕地的农户一样,一亩一年高时有350多元,低时也有260多元的稳定收入。而且,周正兴的老婆不用到枫沙圩种田了,有时间跑点小买卖,一年增加收入2000多元。周正兴说,土地流转后农民得到的实惠多了。

  据该镇一位负责人介绍,镇内的土地流转除农户私自流转以外,对一家一户不愿耕种的边远圩田,根据“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规定以“五个必须”为前提,积极开展以村委会或村民组牵头组织的土地流转,使耕地向大户集中。即必须召开所涉及的农户会议通过,才能流转;必须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统一对外发包,使价格体系更加科学化和透明化;村委会或村民组反租倒包后取得的利益必须一分不少的返还农户;国家给予的各种补贴必须一分不少地支付给农户;流转合同必须经法律服务所见证或由县公证处公证。“五个必须”保证了转让方的权益,使许多农户放心地将土地流转出来,自己则从土地上获得了解放。

    三个配套:规模经营的活力强了

  前不久,该镇前河村村委会主任汪良义带领一名计生专干专程赶到浙江省湖州市,为本村在那里随丈夫一起大规模承包耕地的育龄妇女进行子两检、上环等服务,节省了这些育龄妇女的时间和财力。

  这是该镇搞好三个配套服务,增强土地规模经营内在活力的一个缩影。该镇一是大力推行良种良法,其结果在镇内外从事土地规模经营的农民,普遍以市场为导向,种植酿造黄酒、制作保鲜米粉和膨化食品的优质原料太湖糯、珍糯等,这些品种产量高(标准质量的一般亩产1000斤以上)、价格俏(标准质量的2006年最高价为126元/百斤)。有的还采用了撒播、直播技术,每亩可降低栽插成本40多元。二是积极推进耕作机械化。该镇经常举办农机培训班,多渠道引导大户购买适用于规模种田的各种农业机械。目前,该镇农户农机投入少的有几千元,多的一、二十万元,除栽插环节外,耕整、收割、脱粒等,都使用机械作业,既提高了工效,一亩又降低成本100多元。三是着力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如推行农村养老保险,计生部门农忙时派人到外出承包地开展计划生育服务,法律服务所帮助把好合同关,必要时代理处置纠纷等等。

    企业参与:种田大户的后顾少了

  该镇许多农户种的粮食多了,不管是原粮还是加工产成品,最终都要销往市外省外,而要每个种粮大户直接进入市外省外市场,显然很困难。为减少种粮大户的后顾之忧,该镇按照“政府引导、法人投资、企业经营、产业化开发”的思路,大力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促进流转主体多元化,使土地流转从以前单一的农户之间的流转向农业企业、专业大户等参与流转转变。全镇52家粮食加工企业在镇内和周边市县建立太湖糯等原料基地近10多万亩,带动农户2万余户。有的企业和企业老总还双双介入土地流转,朝龙米业的订单总面积12000多亩,其老总汪朝龙个人顶峰时承包面积达1000余亩,并于2004年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

    粮食加工:产业链条长了大了

  丰富的优质粮源带动了一个粮食精深加工专业镇的崛起。2007年底该镇粮食加工企业达到52家,产业聚集度70.4%,全年全镇加工粮食10余万吨,实现销售收入近3亿元。朝龙米业、花园粮贸、乐鹏粮油棉有限公司等被命名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皮糠等副产品得到有效利用,成为烘干机锅炉的生物能源,淘汰了煤油等不可再生、有污染的燃料,更为可喜的是产业链条进一步向酿酒、保鲜米粉等延伸,总投资1.5亿元的安徽陈瑶湖黄酒有限公司正是相中了该镇优质糯稻资源而落户该镇,成为该镇最大的招商引资企业。该公司于2007年8月正式投产,一期产能规模是年产优质黄酒2万吨。该公司已成为中国农业大学保健黄酒培训推广示范基地和安徽大学MBA管理中心,2007年度获得中国酿酒行业“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其主打产品“缘”牌系列烹饪和饮用黄酒获得“中国优质产品”称号,企业董事长黄晔最近当选为见证安徽改革开放30年30位经济进程代表人物。该镇由县政协常委吴信飞领办的花园粮贸与浙杭州临平粮油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枞阳县华飞制粉有限公司,项目正在建设之中,总投资3500万元,年产糙米保鲜米粉3万吨。目前,市、县有关部门正在将该镇作为粮食精深加工专业镇申报安徽省非公有制经济专业镇,同时申报安徽省粮食精深加工业示范基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枞阳县陈瑶湖镇农村土地流转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