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官埠桥镇连湖村先进性教育促工作二三事
中安在线4月13日讯 枞阳县官埠桥镇连湖村现有43个村民组3650人,党员86人。上世纪80年代,该村和现在的行政区划一样。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分成合意村和连湖村,但小村难做大事等弊端也日渐凸现。去年三月份,两村再度合并时,许多村民甚至个别党员干部都存有怀疑和不满情绪,认为过去好不容易分开,再合一起没有必要。两村部分群众间也一直存在隔阂。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该村党总支和所属两个支部一班人以春风化雨式的思想工作方法,深入做好隔阂化解工作。支部开党员会做通党员思想工作,党员又主动做好亲戚朋友的工作,其亲友再向周边群众现身说教。村里做了好几件小村多年来一直想做而没做成的大事,以实干取信于民。原合意村人少地多,交通不便,出入都是山路崎岖,当地群众早就巴望着能修一条出村公路。但因为村小人少实力不济,一直未能如愿。连湖村党总支一班人决心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修路为突破口,多渠道筹集资金16万元,沿马达石至大洼村民组修建了一条长3公里、宽6米的砂石路,全部机械化施工,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将原合意村群众多年的梦想变成现实。这条路后来被群众称作“连心路”。该村万岭闸始建于1978年,由于年久失修,闸门严重倾斜且断裂,不能关水又不能排涝,成了名副其实的“挂名闸”。村两委在县水利部门的支持下,充分利用以工代赈资金8万元,党员带头,组织村民出工出力,对涵闸进行了彻底改造,使该闸重新焕发生机。合村合心合力,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并村的好处,增强了全体村民的凝聚力。
先进性教育期间,该村一班人还敢于排查并根解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去年底县里工业区加速建设,需要组织一些村民拆迁。各项审批手续都依法按规办妥了,最后却在土地平整和工程建设一环上卡住了。一些拆迁户要求村里将工程“接”下来转包给他们。当时在村里的分片会上,党总支委员张启周和另一位村干未报经村两委商量同意,就在会上擅自拍板表态答应了,致使村里工作十分被动,也严重影响了项目招投标进度和工程质量,后来有村民根据那次会议结果上访。因为这件事,张启周感到非常内疚,受党培养并在基层工作多年,对一些政策法规还理解不透,仍存有“一言堂”和家长制作风,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欠缺,伤害了党的威信和群众感情。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张启周在自己虚心学习的基础上,多次在村两委会和民主(组织)生活会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村党总支抱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总支一帮人分别和他谈心交流,大家坦诚相待,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张启周在学习心得里写到,他决心以此为沉痛教训,时时以一个党员的标准反省要求自己,在党员先进性教育这场“及时雨”中好好冲洗,扎扎实实为群众谋利益做好事。
进入整改阶段后,该村党总支还针对县工业区后期建设中出现征地款发放、地材供应、拆迁安置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稳定的问题,实行村党总支和党员“双向承诺”,一对一开展整改。村党总支采取召开座谈会、广播宣传、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向村民宣传政策和法规。结合村党组织的整改方案,着力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低保等问题,从根本上消除后顾之忧,转变村民的传统观念,积极支持工业园区建设。村里成立征地款发放工作小组,按照“一组一议”的原则,加强征地款发放,分类引导,指导各小组根据多数村民的意愿,制定切实可行的发放办法,确保把征地款尽快发放到村民手中。考虑到地材供应难,村里又成立地材供应管理办公室,制定地材采供方案,组织被征地村的村民参与招投标,已成功组织了两场招投标,既解决争抢地材问题,维护了村民利益,又促进了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在拆迁户安置难问题上,村两委也积极协调解决。县工业区内40多农户需搬迁,村党员干部一方面深入村民组,逐户征求意见,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协调配合建设、规划等部门,落实好安置地,签订搬迁协议,确保了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现拆迁安置地正在建设,看上去俨然是一个居民新区。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一缕春风,更是一场及时雨,使连湖村党员干群心齐身正事业顺。去年村集体收入超过2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逾2000元。目前全村在外务工创业者上千人。村里仅私家车就有10部,20%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5个台区的电力改造全部结束,一幢幢小洋楼拔地而起,一个和谐、文明、富裕的连湖村正成为建设新农村的新亮点。 哦~~写的很好~~对实事的把握不是很好,受用了 连湖村现在不属于官埠桥镇。好像是属于经济开发区管理。 枞阳县官埠桥镇连湖村先进性教育 促工作二三事 乱弹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