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鹅洲溯源
我在木鹅洲上走来走去,每天丈量着它的宽度长度,感受这湿漉漉的沙粒,总有一股热烘烘的暖气浸润心头,生出无端的谓叹。沙洲上来自长江南北的各种各样的树木,在这里生根,枝繁叶茂,绿荫如盖。它们也只有二三十年的树龄吧!你看它直抵苍天的豪气,方能感悟沙洲蕴藏着无尽的营养元素。
一粒江沙、一座沙洲,被长江水顺手牵来,没能让长江水冲走。它木然伫立,静听长江千年绝唱,演绎了多少似真似幻的传说,又蕴含着多少让后人无法解读的奥秘。
《安庆晚报》记者阎树泉先生搜集整理的民间传说《木鹅洲》一文,该文在我地百姓中也口授相传。木鹅洲到底在哪儿?没有定论,让人好生疑惑。
枞阳县誌记载“周显德五年(958年)南唐献舒、庐、黄、靳四洲给后周,与其划江为界,用木鹅浮在江中,随其所至定南北为界,木鹅止于江心沙洲,固命名木鹅洲,其地在今枞阳县内”。这是有关木鹅洲最早的官方文字记载,老百姓怎知其详,又怎知其缘由。木鹅洲,你似一个弃异的婴儿,其身世是那么扑溯迷离。
枞阳县很有名望的诗词作者吴朝晴先生著《枞阳皕咏》有一首词的注释:“、、、、、、今长沙洲、凤仪洲等洲的原始水影,即当年的木鹅洲.”依吴老先生的解说,木鹅洲当是现在的长沙洲无疑。
木鹅洲无语。长江水拍打着洲岸,发出震天动地的嘶鸣。
据考证:木鹅洲就是现在的枞阳县老洲镇竹源村,桐贵村、陶圩村、王套村。此地东北濒临陈瑶湖,西北紧依老洲湾水网圩区。受白荡湖、陈瑶湖水入江与长江水交汇影响,长江上游的江沙与两湖淤泥相阻沉淀聚集而成。据此地的高姓、王姓族谱记载:沙渚的原始水影当在南北朝梁武帝年间(公元479-502)即成形。因此得名武梁洲(将梁武二字反用)。武梁洲上至现在的汤沟镇江厂村,下抵老洲头的林家圩,西北与老洲湾隔江相望(夹江尚存,现名叫东升河)。
在唐宋以前或唐朝年间,枞阳东乡区域的长江主航道在北岸,抵现在的横埠河中游一线。横埠河北岸蜿蜒起伏的山岗亦能印证,如龙山矶头、九儿潭小不矶、横山矶头等。这些山岗直抵江面,方称“矶头”。在这里,长江南北宽度达二三十公里。长江与湖泊相依相融,河沟如网密布相通,老洲湾、源子港这块狭长的陆地横卧江心,是南北过江的跳板。在此段江面沙渚、孤岛不计其数。讯期,亦或是大水年份,洪水泛滥,一片汪洋。东乡沿江平原的百姓还在津津乐道的相传:在人类涉洲垦荒之前,此地是“南海稍”之说。滔滔江水、粼粼湖波,犹在眼前,依稀见得。湖依着江,江穿行于湖,沙渚隐设,岛屿摇曳,是一幅浪涛拍岸嘶鸣的画卷。岁月交替,沧海变桑田,水涨水落,沙砾俱下,泥沙聚积,沙渚与岛屿连成一片。在雨水少的年成或枯水季节,蒿草丛生,芦苇密布,鸟兽虫鱼相聚。黎民百姓涉洲觅食果腹,捕鱼充饥。人口渐多,垦荒沙地面积有限。江南贵池移民与江北周潭移民的生活习惯、文化乡俗差异有别,地域偏见很难融合,矛盾犹显突出,民事纠纷渐起,官司层出不穷。相传在唐朝末年,又有讼状告到朝廷,皇帝懒理朝政,便命大臣断其公案。大臣即命一木匠雕刻一木鹅浮于长江上游,看流向何方,判断地域归属,解决纷争。结果木鹅即停留在老洲湾南下武梁州北的芦苇丛中。此后武梁州即属贵池。从此,武梁洲又有了它的新名字—木鹅洲。
木鹅洲地名传说的版本诸多,结果都是木鹅洲漂至而成名。但武梁洲就是木鹅洲毋庸置疑,且武梁洲地域在明清到民国初年一直归属贵池亦是事实。
现在居住在武梁洲几户大姓族谱记载,此洲在南北朝时期即有原始沙洲水影,亦有可能,我认为该史料翔实。现在居住在该洲的高姓、王姓、纪姓、胡姓,来此拓荒垦殖,肯定不是第一代移民,在她们登陆此洲前,即有丁家圩、孙家小圩、陶家圩等以姓氏命名的小圩口。而这些姓氏现在本地难寻其踪。有这种姓氏命名的圩口存在,则说明垦荒时间早于居住在这里的几家大姓前几十年,甚至于上百年。有史可查,明朝初年,原桐城县在东乡设源子港、六百丈巡检司,这两地均距武梁洲上下不过十里。说明在明朝初,这一带沿江流域人烟稠密,课赋渔业相当可观,经济相当富庶。而这种繁荣不是几十年能够形成的,从南北朝到明初的七八百年间,社会安宁,风调雨顺的年景肯定有先民在沙洲结庐为居,结网捕鱼。如遇水灾、人祸又迁徙他乡。沙洲上的一木一草,似乎是先辈离乡的背影和拓荒弯曲的脊梁。她们走了一批,又来了一批;来了一批,又走了一批。这就是沿江沙洲祖居先民的哀叹:富也沙洲,贫也沙洲,这就是沿江平原文化习俗的凄凉:深厚的文化历史渊源,短暂的历史记载。
鲜活的长江水哺育了先人一代又一代子孙,又湮没了先人多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在清朝初年,武梁洲和老洲湾之间只存夹江,最窄处不足几米。为便于两洲居民往来,地方绅士捐资筑桥,构通了贵池与桐城两县的交往,所以其桥命名:桐贵桥。现在的桐贵村即是以此桥名而来。该桥毁于清光绪1898年间的百年不遇之水灾。民国时,因普济圩筑堤垦殖,为堵上游夹江之水,在该桥遗址筑坝拦水,堵汤沟河(白荡湖)水经王套口入江,从此,武梁洲与老洲湾遂成一个整体。
1936年,民国政府将贵池县的大兴圩、九合圩划归桐城县第五区管辖,大兴圩、九合圩即是上武梁洲和下武梁洲。也即木鹅洲
漫步于水泥浇灌的长江大堤,眺望辽阔的东乡沿江平原,白浪滔天,沙渚摇曳的景象不复存在了。木鹅洲也好,武梁洲也罢。你屹立于长江边,站立了一千五百年,没有被江水冲垮,没有被长江水淹没,这让后人倍感欣慰!你的名字镶嵌着一个朝代的年号,透视着我们先人农耕渔业,生息繁衍的历史渊源。你的无畏和刚强阻挡一只飞流直下的木鹅,你的身上烙印一个王朝的没落、腐朽和无能,彰显着你的底蕴与悠久,厚重与风骨,我们为之自豪。 问好楼主,本站不支持只是一个外链接的帖子,我们已将原帖文粘贴至您的主题中,请理解为谢。
回 青天剑 的帖子
青天剑:问好楼主,本站不支持只是一个外链接的帖子,我们已将原帖文粘贴至您的主题中,请理解为谢。 (2012-08-28 14:07) images/back.gif谢谢,不会搞。想把博客上相关的东东移来。 吴老先生上次发现在{连城山水记中}把人家名字孙子搞到明朝爷爷放到清朝。这回木鹅洲??????? 学习了! 深厚的枞阳历史文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