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彩虹 发表于 2008-9-10 21:20:20

中秋节的由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作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界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迅雷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了,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 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至于中秋节食月饼这一习俗的形成则是在明代.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西湖游鉴志余>>中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代史学家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时写道"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饼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书中还介绍了当时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北京皇宫中供月使用的月饼'从下至上直径尺余,重有两斤.'后来随着历代演变,月饼的品种及花样越来越丰富,制作工艺更新,风味更多,八月十五吃月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古老而又非常有意议的传统.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美快乐,的家人"千里共禅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美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夏一梧桐 发表于 2008-9-10 21:24:4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青天剑 发表于 2008-9-10 21:56:24

感谢彩虹收集的这一常识。辛苦了。

曼联 发表于 2008-9-10 22:11:4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吴小进 发表于 2008-9-10 22:43:1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月明

blue-youyu 发表于 2008-9-11 07:55:40

传 统 习 俗

灯谜

吃月饼

燃灯

玩兔儿爷

中秋祭月赏月的习俗
o(∩_∩)o...哈哈
中秋节大家同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大男人 发表于 2008-9-11 09:55:57

学习了!谢这个多知的女人。

胡畴雨 发表于 2008-9-11 11:08:21

彩虹知识面很广。国之幸也!234之幸也!家之幸也!有一个兄弟满足了!

誹溡緔ヅ珠姐 发表于 2008-9-11 12:03:46

才姐姐,,,抢行,亲哈,,嘿嘿,闪~

dioclu 发表于 2010-8-12 14:49:10

不错的帖子 顶一下

dioclu 发表于 2010-8-12 14:49:43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dioclu 发表于 2010-8-12 14:50:10

中秋节的故事很美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秋节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