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二三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9040|回复: 6

[独家报道] 最早的历史记载证实吴承恩为明代桐城县人

[复制链接]

217

主题

1008

回帖

7886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7886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9-3-14 1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渡航 于 2019-3-14 19:00 编辑

最早的历史记载证实吴承恩为明代桐城县人
       日本东京图书馆收藏的明万历山西《潞安府志·卷四》,在嘉靖时通判条目下记载:吴承恩,桐城人,贡士。清代中晚期,《水浒》、《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四大名著已名震天下。根据赖襄《山阳遗稿》记载,他曾为《三国演义》作序。笔者近来查阅清代《新野县志》、《长兴县志》,《桐城续修县志》、《淮安府志》、《续篡山阳县志》,尽量以最早期的材料,对吴承恩的藉贯作以调查。
       《淮安府志》、《桐城续修县志》、《新野县志》均记录了吴承恩,时间在嘉靖间,科举为贡士。他在当县令政绩:修水利,兴学校,革吏弊,禁游民。品格与修养:赋性明敏,清慎自持。目前查证存世作品有:《射阳先生曲存》一卷、《射阳先生词》一卷、《花草新编》、《射阳先生存稿》四卷、《春秋列传序》、《西游记》。
       《淮安府志·卷之二十·选举》:“吴承恩,有传。【按】承恩为其父墓志称,其曾祖铭余姚训导,祖贞仁和教谕,而二公不见岁荐,岂不系淮藉耶”。这段记录,说明吴承恩祖藉不是淮安藉。如果只说淮藉,范围就大了。查《余姚县志》,元末明初,余姚县训导,吴姓只有吴宪,而没有吴铭此人。查《仁和县志》无吴贞记载。


       《淮安府志·卷之二十二下·文苑》:吴承恩,字汝忠,山阳人,嘉靖中岁贡生,官长兴县县丞,英敏博洽,凡一时金石、碑版、嘏祝、赠送之词,多出其手。家甚贫又老而无子,遗稿多散逸失传。承恩谓文自六经以后,惟汉魏为近。古诗自三百篇后,惟唐人为近古。近时作者,徒谢朝华而不知畜多识,去陈言而不知漱芳润,即欲敷文陈诗难矣。官长兴时,与徐子与善、沔阳陈玉叔守淮安,子与过淮,三人呼酒,韩侯祠内,酒酣谕诗,终日不倦。时又有吴万山者,善诗及草书,玉叔皆折节交之,得娑罗树旧柘本于承恩家,即万山双钩刻诸石,子与常与玉权书云,二吴高士,咄咄仲举,设榻待之可也。万山名从道,沐阳人,世居山阳。历史上山阳县的设置,全国不止一处。

       查《续篡山阳县志》选举和名宦章目均无吴承恩记载,只有《续篡山阳县志·卷十四·古迹》有《重橅唐李邕著沙罗树碑》记载,吴承恩重摩此碑,同时出现了吴从道和陈于阶二人。陈于阶曾做桐城县令,《桐城县志》有记载和浮山石刻有其原笔迹。《续篡山阳县志·卷十二·艺文》中记载吴承恩有《花草新编》。《四库全书》能查到《花草稡编》。

       按《淮安府志》记载,吴承恩做过长兴县县丞,乾隆《长兴县志》共2025页,未查到吴承恩长兴任职记载,按惯例县丞应记录在册的。但长兴志上的碑刻记载不少,可能出自吴承恩之手。传记还提到一个人,徐子与,但无传记。从其它资料考证,徐子与官职为汝宁、汀州知府并在武昌任过职,他与王元美、李攀龙、胡应麟为明代七子,居住安吉约十年时间。《长兴县志》在县丞、主薄章目下记载,嘉靖时期有吴世法。如果吴世法是吴承恩的话,说明《长兴县志》有误。如果不是,说明《淮安府志》记载失实。吴承恩和徐子与往来在河南省的交集最大,一个当县令,一个当知府。我有点不解,作为一个知府,徐子与缘何无传?既然是长兴人,应该有传记。但长兴县志没有记录他当知府。

      由于受文字狱影响,清代桐城县在道光以前未正式出版过县志,清以前的县志目前未见。《桐城续修县志·卷之十二·人物志》记载:吴承恩,字本赐,又字公赐,号平川。明桐城人。嘉靖间以选贡任河南省河阴知县。因河道迁徙无常,百姓深受其害。即组织筑堤,栽植柳树数十万株,并耕牧其间,遂成沃土。后遇大灾。堤民剥柳皮为食,性命得以保全。任河南新野知县时,筑陂堰,修学校,多有惠政。

       根据《桐城续修县志》,我查河南省的县志。清康熙五十一年《新野县志》和乾隆十九年《新野县志》记载:吴承恩,贡士,安徽桐城人,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1557年)任新野知县。《新野县志·名宦卷》中称其赋性明敏,清慎自持,革吏弊,禁游民,修理学校,表扬贞节,刑清政举,吏畏民怀……民被其泽,荐升潞安通判……”这说明《桐城续修县志》与《新野县志》记载一致。

       《淮安府志》记载吴承恩无子。如果吴承恩无子,总有父亲、兄弟吧,连祖辈都写了,怎么相近关系不记录?难道吴承恩也成了孙行者?《桐城续修县志·笃行》记载,“吴善养,字伯敬,诸生。有行谊,置义田以赡族之贫者,族叔承力无子,给膳田终其身。其父承恩傚余典修祭仪,及善养营祠堂于正寝东,置祭器,礼仪加饬焉。”
       《淮安府志》记载,吴承恩曾祖铭余姚训导,祖贞仁和教谕,吴承恩本人在长兴县当县丞,资料均未查到,所有记录的人物,有不实之嫌。

       有人会说,桐城吴承恩与淮安吴承恩不是同一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其一,各种志书记载吴承恩的时间、科举、业绩、学养等都是一致。其二,根据明朝惯例,举人以上不得同名。《续篡山阳县志·卷十五·杂记》记载,“叶淇傅拜监察御史,天顺初坐同姓名,累黜”。如果吴承恩有二个人的话,肯定有一个受贬的。而没有资料显示有吴承恩因同名受贬的记载。再者,《淮安府志》、《续篡山阳县志》还记录麻溪吴氏人物,如吴渭滨(兆熊)、吴堂、吴一凤、吴嵩、吴兆登等。吴兆熊的墓在枞阳县境内,其后人每年都在祭祀。如果一个人同名是偶合,有许多人同名就不是偶合了。也就是说《淮安府志》、《续篡山阳县志》记录了许多桐城籍人物。另外,射阳之说,如果把枞阳改射阳,只要改一个字,清人篡改的习惯是大大存在的。清朝乾隆时期,撰修《四库全书》,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大量侵蚀,对人物姓名、籍贯、历史事件等进行销毁和篡改,以致许多人物、历史、文章无法解读。纪晓岚在这场文化浩劫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以致后人不断地对清代编篡的史料置疑和纠正。

     还补充一点,许多人都未提及,吴承恩在嘉靖辛丑年,还做过山西潞安通判,《桐城县志·卷十七·选举表》记载:吴承恩,山西潞安府通判。日本东京图书馆收藏的明万历山西《潞安府志·卷四》,在嘉靖时通判条目下记载:吴承恩,桐城人,贡士。这是目前最早记录吴承恩的一份资料,充分说明《桐城县志》记录是真实的。

       日前,我在吴氏宗族群里,有族人传了一块碑刻为明万历四十三年的,其中有“承”字行和“善”字记载。由于年代久远,有的字难以辩认,但这对研究吴承恩十分重要。其它吴氏族谱未查,仅据《麻溪吴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到成化年间,吴氏人物在科举考试中,从二甲至九甲共十八人。

     有人拿鲁迅、胡适说事,作这些大家,治学严谨是无可置疑的,但他们不可能看尽天下书,也不可能把每个地方志拿来逐一考证,且当时条件也是不允许的。如果他们当时看到这些地方志,断然不会下结论吴承恩可能是淮安人的。

       历史讲求事实,不是写《西游记》,可以任意想象。二个第三方证据证明吴承恩为明代桐城县人,至于属于哪一支吴,不是很重要,有待进一步论证,但这段历史必须告知世人。吴承恩在各地做官,各地有住房是肯定,也不能排除他在淮阴生活过,但不是淮安人,不影响当地文化宣传。


明万历山西《潞安府志》.jpg
淮安府志.jpg
余姚县志.jpg
长兴县志.jpg
淮安府志1.jpg
《续篡山阳县志》.jpg
1552457504(1).png
桐城县志.jpg
续篡山阳县志关于陈于阶.jpg
1552403482(1).jpg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18

主题

105

回帖

418

积分

二星会员

积分
418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9-3-15 21: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尊敬你的博学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217

主题

1008

回帖

7886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7886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19-3-18 08: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失忆 发表于 2019-3-15 21:14
很尊敬你的博学

谢谢关注,问好!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4

主题

5

回帖

52

积分

新手入门

积分
52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9-3-18 09: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吴承恩为我枞阳人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67

主题

1271

回帖

3247

积分

网站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47
QQ
性别
发表于 2019-3-18 11: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厉害的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217

主题

1008

回帖

7886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7886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19-4-11 08: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u盛杨 发表于 2019-3-18 09:08
挺!吴承恩为我枞阳人

1、淮安声称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现吴承恩棺材,棺材板做了学校门窗,那是什么木材,能在地下埋四五百年不腐?再者,如果是那时发吴承恩墓,正是《西游记》热播时,是会轰动全国的。
2、明朝国子监档案显示只有一个吴承恩。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217

主题

1008

回帖

7886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7886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19-4-11 08: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1、淮安声称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现吴承恩棺材,棺材板做了学校门窗,那是什么木材,能在地下埋四五百年不腐?再者,如果是那时发吴承恩墓,正是《西游记》热播时,是会轰动全国的。
2、明朝国子监档案显示只有一个吴承恩。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