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航 发表于 2021-10-18 13:46:17

小城烟云录

本帖最后由 渡航 于 2021-10-18 14:00 编辑

小城烟云录
      说起徐步园家,石溪及周边,许多八十岁以上老人都知道。徐步园家建于石溪街上街头的古衙门及官仓旧址上,为一座民国时期建筑风格,名“詠園”。座南朝北,大门斜对着古衙门汉白玉雕的更楼,铁包的黑漆大门上是徐步园自己亲笔书写的“南陵世澤,東海家風”八个大字。“詠園”范围东至现今王松家,西到徐有喜家,南抵竹塘。徐步园早年在广州清政府做官,辛亥革命后,回家养老,在他家的染坊原址基础上向西扩建,占地面积约7亩,其家园左凉亭,右楼台,砖墙黛瓦,飞檐翘角,玻璃窗、木板墙,廊回路转,曲径通幽,假山鱼池,异花修竹,四季飘香,花园走廓上放有二十多个鸟笼,大部分鸟是徐国杰从青岛带回来的。家有丫鬟佣工,穿梭不绝,一派钟鸣鼎食之家气象。徐步园非常讲究,大门一般情况是紧闭着,皆从耳门进出,唯有贵客和儿女们回来才开大门。他的爱好是抽大烟、喝点酒,无论春夏,温着一个热酒壶,随时呷一口,爱吃下街头史家臭豆干。其弟弟和有的儿子也有抽大烟的习惯。(说明:此图经史冬梅,96岁,曾在徐步园家读书。疏根虎,原石溪村支书,91岁,他曾送面到过徐步园家。还有石溪一部分老人回忆。)      徐步园家的兴起,要从他的祖父徐大钟说起,徐大钟以种田为业,农闲时跑生意。有一次,他经过安庆,看到染衣服的染料,是从外国进口的,颜色品种多,他就买几包回来染衣,发现这些染料染成的衣服不容易退色,观感非常好,就动起了开染坊的念头。于是,在石溪街上街头弄了几间房子开起染坊,生意越做越红火,他就跑到桐城县城、会宫开了店铺,收入可观,石溪的染坊请房亲打点。分家时,小儿子成有在会宫经营,大儿子成春在县城,石溪老家的财产,留给长房孙子徐步园,即徐成春大儿子。徐成春次子徐海波后来在桐城县城开办了第一个邮局。曾有一段时间,石溪的染坊,让老三徐保林的儿子徐国斌经营,徐国斌没干多久,跑到安庆大南门去帮人,染坊就转让了。   石溪徐氏为唐朝开国大将徐懋功后人,徐有功因据法廷争,阻止武则天滥杀被被贬,夫人在姚崇的帮助下回石溪居住,开创东海派。徐氏世代有精英,到了清朝,徐步园读书很用功,写得一手好字,考取了安庆府的秀才。徐澹如从广州回家做清明,徐氏家族会聚一起,徐成春拜托在外做官的老大爹爹对徐步园进行培养,徐家人都称呼徐澹如大爹爹,长徐成春二辈。徐步园跟随徐澹如到广州后,先是谋了一职。广东法政学校由两广总督岑春煊创办,当时只招收广东籍,徐澹如二女儿嫁给岑春煊儿子,徐步园经徐澹如介绍,顺利进入广东法政学校学习。他是清朝老桐城县最早进入洋学堂的人。       徐淦,字澹如,因五行缺金,名鑫,后写成淦,家住石溪徐凹,父亲去世较早,靠母亲纺织维持生活。他家藏徐铉、徐锴等祖传手书,自幼临摹,字写非常漂亮。光绪皇帝即位后,清廷准备续修《四库全书》,李鸿章担任总篡官,在全国招集一部分文人充入“宫廷会典馆”。经举荐,徐澹如进入了“宫廷会典馆”。由于他做事严谨,工作勤恳,深得李鸿章尚识。历时15年编修工作,徐澹如曾任琼山、乳源、文昌、安定、饶严等县当知县,刚直不阿,政绩显著,擢升道员。工作中,触动了少数人利益,有人暗中向朝廷告他,经查与事实不符,清廷授他正五品直隶知州随带加二级。续修《四库全书》手稿本有许多是出于他的笔下。徐澹如一子,三女。子徐扬武,黄埔军校十三期毕业,解放后,回家从事教育。徐成春(1835-1899),字长春,例授登仕郎。他生有三儿一女,长子徐步园,次子徐海波,三子徐保林。徐步园考取秀才后,恩授徐成春登仕郎,非实官,按清朝惯例,儿子当什么官,父亲可封赠相应或稍低的官职。         徐光乾,字茂林,名廷玑,号步园。生于同治八年(1869)六月,安庆府庠生(秀才),广东法政学校毕业,妻子徐黄氏。子八:国元、国开(失考)、国安(失考)、国亨、国利、国贞(失考)、国强、国良。女三:桂英嫁黄、国伍早夭、国英嫁孙轶尘。徐澹如的《寿二公建祠碑记》记载:徐步园曾倡仪重修寿二公享堂,于1921年开工,1930年落成。1934年,参加徐氏宗谱修篡。1937年,蒋介石还为徐黄氏颁发了一块“孝慈温惠”匾额,以示慰勉。       徐步园长子徐国元(1889-?),字培夫。广东清政学校毕业,曾担任安徽天长县特税督办。子三、女六。有一女,是北京一家知名医院的退休大夫,目前还健在。       徐步园四子徐国亨(1892-1928?),字仲屏,日本士官学校毕业,陆军上校,获得二等文虎章、三等嘉禾章。历任福建第一军炮兵团团长、东北炮兵团团长。据《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华民国留学生簿》记载:1914年12月-1916年5月,日本士官学校,第十一期,炮科,与何应钦、王绳祖、朱绍良、方诚钺、谷正伦等十九名中国学生同期。归国后,进入北洋军政府,1922年,福建成立建国军政制置府,徐国亨在福建任炮兵团团长。1923年受张学良之邀北上,徐国亨任东北炮兵团团长。1928年10月,“中东路事件”爆发,徐国亨在事件中阵亡,厝于吉林长春积谷寺后。妻子史(高)佩英,北平国立女子师范大学毕业,为当时北京女权运动活跃人物。一子徐文鸾,1949年后居住在港台。       徐步园五子徐国利(1896-1967),名国杰,号观群。广东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科毕业,黄埔海军学校航海科毕业、烟台海军学校军官班毕业,南京鱼雷枪炮弹学校毕业,历充雷坤鱼雷艇副长,海琛军舰航海副、枪炮副、鱼雷正,楚豫军舰副长,渤海舰队正副官,东北海军总司令部参谋副官,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部中校参事官兼海军司令执法官长等职务。妻子薜彩琴,安徽女子师范学校毕业。育有四女文松、文竹、文梅、文龙。据邻居徐乐山生前说:徐国杰每月按30元大洋寄给他的父亲。       张学良担任东北海军总司令时,沈鸿烈任副总司令,徐国杰任总司令部参谋副官。1928年,东北易帜,张学良的东北海军被蒋介石调动到青岛,徐国杰任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部中校参事官兼海军司令执法官长等职务。卢沟桥事变后,为阻止日本从海上进攻青岛,蒋介石命令沈鸿烈将停靠在青岛海域的所有舰艇炸沉,同时摧毁了青岛市内所有日本工厂。徐国利在执行这次任务中非常出色,受到蒋介石褒奖。沈鸿烈出任青岛市长,徐国杰时任沈鸿烈秘书长,经几年努力,青岛打造成当时全国有名的模范城市。   抗战胜利后,沈鸿烈调任浙江省主席,徐国杰随即调到浙江,担任浙江水上警察厅厅长、定海县县长等职务。《民国定海县长轶记》记载,徐国杰查办了美军炮击日本英军战俘“里斯本丸”号舰艇沉没一案。1949年随蒋逃到台湾,据闻,1967年在新北去世。   徐步园七子徐国强(1910-1932),字竞成。幼年随父奔波。高中就读于安庆一中,成绩名列前茅,后就读于安徽大学法律系。徐国强在安庆读书时,住在安庆大南门徐澹如的一住宅。根据当年的《安徽大学校刊》记载,徐国强在大学期间,是一名活跃分子,参与创办了安徽大学法律系历史上第一份刊物《篝火》,但不幸的是,大四那年,徐国强患上了咳血症,久治不愈,英年早逝。当时安徽大学在大礼堂召开了全校学生参加的追思大会。           幼子徐国良(1913-?),字傲干。北平汇文学校毕业。妻子黄詠裳,子文渊(又名文星),女徐文兰。早年在青岛、北京生活。1934年在家参加《徐氏宗谱》编修。其子徐文星在石溪时受到土匪绑票,赎回,病夭。其女徐文兰,北京农业大学毕业,曾任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质量标准司司长,《中国农机化报》、《中国农机安全报》等全国性农机报刊编委会副主任。      笔者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民国35年(1946),中央银行兰州分行,哈密徐国良转给兰州程鸿耀转张鸿恩,金额195万元三联汇款单。       任一力原名程越、程鸿耀。上海政治经济专科学校毕业,是沈钧儒学生。1937年12月,任一力到达延安参加革命。1938年10月入党,曾任淮南行署财政经济处副处长、新四军二师供给部长、山东兵团供给部长、七兵团后勤部长等职。张鸿恩(?-1947年12月),男,革命烈士。生前职务为参谋长,1947年12月牺牲于陕西吴堡县高家塄。      据徐家人说法,1949年后徐国良在甘肃劳改,详情不知。徐国良五哥徐国杰与沈钧儒多年在一起共事,徐国良与程鸿耀应该是认识的。徐国良是否参加革命工作或为革命作贡献,待查。                   徐步园幼女徐国英,1929年毕业于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曾是鲁迅学生,参与了女师大风潮,是26个学生联名状告当时教育部长章士钊的一员,后在北平妇女协会工作过一段时间,为北平妇女运动中活跃分子。嫁给了桐城东门街孙轶尘,其祖父孙岫岩,大关人,世代经商,马其昶曾为其立传。孙轶尘先任北平政府参事、廉访使,1942年10月,国民政府派史尚宽为陕西省县长考试典试委员会委员长, 聘请孙轶尘等为襄试委员。1949年,孙轶尘去台后,担任过考试院次长,1989年在台湾去世。现今桐城城关孙家弄遗迹犹存。   徐步园家的儿子是按《易经》取名的。第二女儿国伍早夭,家谱上已注明。而谱上第二子国开(字、生卒葬失考)、三子国安(字、生卒葬失考)、六子国贞(字、生卒葬失考)。按谱上记录,最小的儿子徐国良都结婚成家有孩子,而这三个儿子出生、婚姻状况却没有,极不正常。徐步园是续修《徐氏宗谱》主笔,他女儿都读过书,这三个儿子不可能不读书,徐步园也不可能不知道儿子出生,然而却没有记录在册,这也许是出于一种保护吧。徐步园的二个侄子,徐国辅河南省督查专员。徐国佐,黄埔军校六期毕业均有记录。笔者认为,徐步园这三个儿子国开、国安、国贞都加入了共产党。如果在国民政府干事,肯定谱上有记录。   柳峰山曾有古华山之称,又曰天台山。石溪位于柳峰山之西,与浮山隔河相望。1954年以前,有一条上通庐江下至长江水道,石溪为水陆交通驿站。又因石溪曾经为府、县治所,往来的人非常多,人文厚积。据1927年《桐城东南乡另设县治呈启》记载:“至新桐县治,要以能制盗匪、能保圩堤、能办垦荒为最要;必求三者易办,四境适中,方能建置。自枞阳至土桥,大小圩堤数百,而未开之垦尚多。东乡民气强悍,土少人稠,夙称难制。况今匪起东乡,非垦湖滨,匪无消路。改置后,合新桐全力,其事方可易成。兹三者,水陆易通,莫若石溪为第一”。   辛亥革命,以及徐步园回家,许多新思潮和革命思想,对石溪影响力非常大。同时,许多开明士绅、进步人士史恕卿、房秩五、陈澹然、方培卿等,经常会聚在石溪。房秩五儿子房斯亮,史恕卿儿女都参加了革命。还有苏拓夫、吴克政、章逐明、郑曰仁等许多共产党人在石溪一带频繁活动。   史冬梅老太回忆:史恕卿,我喊二爹,过去经常划一叶小舟停在我家屋后,提着一个板篮,里面放着一把泥沙壶,一个红绸包的东西。我十岁时,很好奇跑到边上去揭红绸布,发现是手枪,吓得将手缩回。他有时在我家坐一会,有时直接到上街头徐步园家。   疏根虎老书记回忆:我在村里当支书几十年,以前经常有人来取材料,据我所了解,石溪党支部成立应该早于1929年。   据徐扬武先生生前谈论:“徐步园全家人我都知道,有许多人去过我家,我也去过他家。徐步园在广东时结识了孙中山先生,他积极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工作,后来,徐步园要回家,向孙中山先生辞行:我年龄大了,不能跟随你完成事业了,一家老小还要我维持,我把儿子交给你,希望帮助你做点什么。孙中山先生就把徐国开留身边卫队当队长(班长),先是卫队只七八个人,后增至二十多人,徐国开就升为排长。黄埔军校创办,徐国开就进入了军校,当时年龄有30多岁,觉得不好意思,就少报了年龄。因为是孙中山先生卫队长,没有人过问这些事。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徐国开看不惯蒋介石,愤然离开了军校,估计是参加了共产党,后来一直没有联系过。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是我15岁时,一天下午,我在南京家里花园玩,徐国开带几个人匆忙到我家,见到我喊一声“小老四爷好”。我应了一声“二哥来着”。徐国开年龄比我大,小我三辈,所以,这样喊。他们转身进了堂屋见我父亲,大约半个小时不到,就匆忙离开。”      在那个兵荒马乱年代,许多人的名字、籍贯与谱上或家乡用名不相符,化名比较多,尤其是军政届,主要是为保护家人和自身安全。徐扬武先生黄埔十三期毕业,他曾用的名字是去非、梅轩,籍贯没有填上安徽桐城。      徐国亨去世后,史佩英、黄詠裳等先后回石溪,在家办私塾教书。石溪街史冬梅(现龄96岁)曾在徐家读书。徐步园全家离开石溪原因,是徐国良儿子徐文星被土匪绑票,赎回,病夭。当时,日寇入侵枞阳,徐步园跑到青岛,后在上海居住,约在1949年去世。徐步园离开石溪后,基本没人回来,徐家兄弟们也各奔东西,甚至没有往来。解放后,“詠園”被石溪乡政府折除,一部分砖瓦用于建石溪小学,大门也成了石溪小学大门。“詠園”不在了,它却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可能永远成为秘密,但其“舍小家,顾大家”的品质,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本文根据1934年石溪《徐氏宗谱·敬宗堂》记载,徐扬武先生生前口述,石溪街本地传闻,徐海波曾孙徐翔先生提供部分家传以及史载。本文未完稿被《枞阳在线》发出,如有出入,以本文为是。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

渡航 发表于 2021-11-11 19:13:18

希望徐家后人能骨肉相聚,是一件幸福的事。

Tsui 发表于 2023-12-23 14:43:03

渡航 发表于 2021-11-11 19:13
希望徐家后人能骨肉相聚,是一件幸福的事。

作为后人 无意间看见关于祖上的文章感谢作者

渡航 发表于 2023-12-23 23:25:20

Tsui 发表于 2023-12-23 14:43
作为后人 无意间看见关于祖上的文章感谢作者

我就是石溪街人,欢迎回家看看!联系方式:1895566828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城烟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