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风 发表于 2020-10-6 13:25:22

会宫拔茅张氏宗祠“修旧如旧”?

会宫拔茅张氏宗祠“修旧如旧”?会宫拔茅张氏宗祠有着历史渊源。在明朝万历期间,张居正是万历皇帝(朱翊钧)老师,万历皇帝(1573年)神宗即位,张居正为内阁首辅。神宗在位前二十八年,由于年幼不问政事,游山玩水,由母亲李太后代为听政,太后则将一切军政大事交由张居正主持裁决。一天,万历皇帝打猎途中经过北平县,得知其县令为拔茅张氏张茂,且政绩高,顺道巡察一下。进餐时,张茂请皇帝落主座,皇帝认为,张茂是主人,理应主座。几番推辞,张茂只好落座主位。皇帝侍从说,大明江山是皇帝的,皇帝无论在哪里都该主座,张茂欺圣。皇帝一怒之下,杀了张茂及其家人。其母李太后和张居正得知此事,严加斥责。万历皇帝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表示:赏赐自己的半副銮架给张茂,让他死后都和自己平起平坐,享受明朝江山。拨专款,钦定设计师,为拔茅张氏修建宗祠,堂号为“公茂堂”。因此,拔茅张氏宗祠是皇家家庙规格,又称作“张氏祖庙” ,龙形山墙配置龙头,设置戏楼,五列,并排九扇窗户,门前八字,配置一对上马石。相传,送銮驾一班人马中,有一李姓吹鼓手,深感张氏仁厚,没有回到京城,便定居在拔茅山张氏家族旁。如今,其后裔有近千人。
2012年6月,远近闻名的会宫拔茅张氏宗祠被列为“安徽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下,经过拔茅张氏“管理委员会”以及“张氏宗祠保护协会”领导的努力,尤其是全体族人的大力支持,如今,基本修复完工了。然而,张氏宗祠的修复真的按照文物修复要求“修旧如旧”了吗?
首先,本应是皇家家庙规格宗祠被篡改,降低规格。修复前的宗祠图片,和修复后的宗祠图片,对比可见,本次修复破坏了宗祠原貌。 下图为宗祠修复前第一进及大门前的原貌
省文物局根据原貌勘测设计的维修图 按照我们“族管”要求更改了的修复图    
从上图对比可以看出:1、第一进戏楼外窗户没有恢复原来的样式,按照我们“族管”要求改动后的图纸施工,窗户搭配不自然协调,也不符合黄金分割法,更谈不上建筑模数,失去了古建筑风格,降低了宗祠原有的高规格(九扇窗户,五列布置)。2、在修复前的宗祠原貌照片上,可以清晰的看见通往“上马石”的八字形道路。在安徽省文物局勘测设计图上也都有通往“上马石”的八字形道路图。如今,维修后的宗祠门前广场上只有一对孤零零的“上马石”,没有恢复原来的宗祠门前广场风貌。
安徽省文物局勘测设计图(门前八字形道路)3、在宗祠大门前广场的左边擅自建筑六角形亭子,破坏了古人遵循的“风水”设计思想,也严重影响古建筑前面的景观效果。根据风水师的说法,该亭子建在宗祠大门附近的左边,尖角冲射宗祠是一种形煞(牛角煞),带来厄运。而且,该亭子压在被称作“青龙吸水”的小溪边,镇压了青龙。 其次,宗祠内部许多构件没有恢复。1、原宗祠大门内,有屏风位置和屏风建筑痕迹,既然是修旧如旧,就应该修复屏风,还古建筑风格。2、宗祠内的第一进和第二进之间的天井两边,没有按照设计图恢复原来的回廊,而且,第一进楼道没有按照原有的结构式样恢复,原有楼道是在天井两边的墙壁边的回廊下由二进走廊边直接通往第一进二楼的。第一进背面和第二进前面都未按照设计图修复。3、戏楼的戏台前的栏杆,不是原有的戏楼栏杆式样。原有栏杆是弧线形斜出。如今,该栏杆明显不是原貌,这缩小了原有的舞台空间,也影响台下视觉效果。    修复后的戏楼状况
4、东山墙出现质量问题。第二进东边山墙出现裂缝和歪斜。该山墙体歪斜墙面淋雨水而变黑。东山墙倾斜、裂纹,淋雨变黑…………………………               

福临门家政服务 发表于 2020-10-7 15:39:45

:o:o

山野风 发表于 2021-10-8 22:38:50

有关部门对文物修复质量要监管到位!

9c18 发表于 2023-6-15 15:43:15

修旧如旧,才见功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会宫拔茅张氏宗祠“修旧如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