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阁老 发表于 2013-12-31 21:45:03

生病用药,你选对了吗?

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调查显示:有90%的居民不了解如何安全合理用药,甚至存在严重误区。这些误区会带来严重后果,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全球三分之一的死亡患者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2012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20万余份。




      近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为保证合理用药知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结合公众在合理用药方面的主要误区,发布了“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便于大家理解记忆。这一国家层面的“用药小贴士”,让用药安全再次成为热点话题。对于这些核心信息,记者咨询了市立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学硕士居靖,请他就此做出解读和建议。优先选用基本药物
       买一般的物品,很多人都会货比三家,拣最便宜的买。不过,如果是买药品,有些人就不会太在意价格,而更注重疗效,总觉得越贵的效果会越好。在市区某学校当老师的小徐就从来不会在买药上“吝啬”,哪怕只是买感冒药,她也要挑贵的买。带母亲去医院看病,她会一个劲叮嘱医生,“一定要开最好的药,贵点没关系,只要效果好就成”。
   “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与很多患者凭‘经验’吃药有关。很多人认为价格越贵的药越好、新药比老药好、进口药又比国产药好。”居主任指出,其实药品的价格取决于研制过程的花费、生产的成本等因素,药品的安全性则取决于药品的不良反应和治病效果,它们是互不相关的两个问题,因此,价格贵的药未必更安全有效。此外,新药必须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国家才会批准上市,但新药的优点不一定都表现为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做到合理用药,最好还是选用被人们所公认的、有效的、副作用较小的常用药或者基本药物,只有在效果欠佳时,再选用同类新药。”用药应循序渐进
       感冒虽不是什么大病,但现在很多人都习惯了一感冒就去挂吊水,因为“好得快”。“我感冒了必须挂吊水才能好,吃药反而会越来越严重。”市民小项说,因为感冒好得太慢,很影响工作和生活,所以她常常是感冒了就直接去挂吊水,一般挂两天就能好。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习惯,感冒了必须挂吊水才能好,吃药什么的都不管用。
      “用药要循序渐进,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居主任介绍说,口服、肌注、输液是给药的三种主要途径,不同的给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不要盲目输液。输液的优点在于见效快,主要用于危重病人或特殊病人的治疗,缺点在于将药物直接输入血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要高于其他给药途径,严重者可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肌注,就是俗称的打针,是将药物注射进肌肉,再经肌肉到血液,过程相对复杂,缺点是引起局部疼痛等损害。口服是最常用,也是最安全、最方便、最经济的给药方法,缺点在于起效相对较慢,有些药品还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分清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去医院麻烦,一般的小毛病,我就自己买点药。”大学生张晶就经常自己给自己开药,“如果是感冒、咳嗽、上火、牙痛等小毛病,我会先上网搜搜跟我相同的症状一般吃什么药效果好,再去药店买药,基本上每次都能给自己治好。”张晶的做法,很多市民都有共鸣。在孝肃路一家药店,记者注意到前来买药的市民不少都是凭经验直接拿药,进门会直接问工作人员“某某药在哪”或是“治某某的药在哪”。“我这胃痛是老毛病了,以前去医院看过,医生开的药还挺有效果,吃完我就拿着药瓶自己来药店买了。”一位正在买药的大爷告诉记者。
      “市民在购买药品时,要分清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像感冒、牙痛等问题,可自己买非处方药治疗,但处方药必须凭医生或执业医师处方购买。”居主任提醒说。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所有的注射剂、抗菌药物、毒麻药品等都属于处方药。处方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用药方法和时间都有特殊要求,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处方药是消费者依据自己所掌握的医药知识,借助阅读药品标识物,对小伤小病自我诊疗并选择应用的药品,大都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咳嗽、头痛、牙痛、肌肉和关节疼痛,消化道不适等。处方药要严格遵医嘱
      “处方药要严格遵医嘱,切勿擅自使用,特别是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不能自行调整用量或停用。”使用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如使用不当,有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反应。长期用药的患者(如口服泼尼松等)要严格遵医嘱控制用药剂量,并在门诊定期复诊。当病情稳定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有计划地调整剂量,有些病人可改用其他药物和治疗方法。
      “高血压需终身治疗,且选药要慎重,换药更要慎重。”,“曾有一位患者一直服用硝苯地平降血压,效果比较满意。后来他听老同事说尼莫地平的效果更好,于是他自己决定把硝苯地平换成尼莫地平吃,换药3天后感觉眩晕,他认为尼莫地平的剂量不够,又加大了尼莫地平的剂量,结果眩晕加重。咨询我们的意见时,我们考虑与擅自换药有关,于是建议他停尼莫地平,继续服用硝苯地平,结果眩晕很快消失。所以建议患者决定换药前最好先向医生或药师咨询。”特殊人群用药应谨慎
       药品的说明书是一定要看的,特别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拿到说明书,首先应看自己的情况是否在“适应症”中,然后要关注“禁忌”。说明书中列出的禁止使用该药品的人群、生理状态、疾病状态、伴随的其他治疗、合并用药等提示,均应严格遵守。
      “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尤其要注意禁忌。此外,儿童、老人和有肝脏、肾脏等方面疾病的患者,用药应当谨慎。”居主任指出,妊娠期的妇女服用有些药物后不但对自己有影响,而且还可影响胎儿。原则上,孕妇在整个妊娠期间应当尽量少用或不用药物为好,包括中药及外用药物,需要用药时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师。儿童用药应首选专用剂型。老人器官功能退化,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同时老年人往往伴有多种疾病,用药品种多,因此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时和家人沟通,让家人了解自己的用药情况,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有肝、肾疾病的患者就医时要主动告知医师,用药前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向医师、药师咨询,用药期间注意观察。在从事驾驶、操纵机器和高空作业前避免使用抗感冒药、抗过敏药和镇静催眠药等药物,以免影响注意力,威胁安全。药品存放事关安全
      很多市民家中都会备有一个小药箱,装一些常用药品或是没吃完的药品。“对于家庭配备药品,我们建议首先应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及疾病情况而定,如果家里有老人或患有慢性疾病的成员备少量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救药或治疗慢性病的药物。有小孩的家庭,也可配备一点退烧药。对于一般家庭来讲只需配备一点普通的OTC药物,如感冒药、创可贴、正红花油、烧伤膏,夏季可储存一些防暑降温药等。品种要少而精,数量不宜多。因为所有药品都有一定的有效期,如果长期贮存不仅药效降低,而且还面临过期的风险。”居主任介绍说,药品保存的首要原则就是密封、避光、避湿、避热。外用药与内服药应该分开储存。家中的药品要防止儿童及精神异常者接触,以免发生误服中毒事故。一旦发生误服或过量服用药物,突然出现不同寻常的症状,都应携带药品及包装第一时间就医。
      有的家庭习惯将从医院看病后剩余的药留下来,居主任提醒,对于那些易分解变质,有效期短的药品(如多酶片)不要留,针剂药品不要留,纸袋包装等密封性不好的药品不要留,弄不清购买和失效日期的药品不要留,不了解用途的药品也不要留。别把保健品当药吃
       一些老年人深受慢性疾病缠身之苦,常常经不住推销人员如簧巧舌,花不菲的费用购买保健食品服用。老年人常身患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病,推销人员看准这些老人易推销,就把一些含有虫草、灵芝、花粉、蜂蜜等中药成分的保健品说是可以“治百病”,有些还让这些老人停服西药。还有些直销人员信誓旦旦地签下“保证书”,保证“无效退款”。老年人常会信以为真,照直销人员说的去做,结果可想而知,轻则是浪费钱财,重则会延误治疗,甚至导致病情恶化的严重后果。
       “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指出: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可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居主任指出,治疗疾病,首先应遵医嘱选用药物,购买保健品要到正规药店,并咨询医生是否会与正在服用的药物互相影响。

青天剑 发表于 2013-12-31 23:56:14

为了您的健康,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病用药,你选对了吗?